時間:所屬分類:國際SCI|SSCI瀏覽:1次
在能源領域SCI論文發表中,“高發文量”意味著錄用機會更多,“快速審稿”則能縮短發表周期,適配畢業、評職等剛需。今天整理了以下 4 本覆蓋能源環境、存儲、氫能、燃料科學等方向的優質SCI期刊,其核心特點與收錄范圍如下,供能源領域研究者參考。
1. 《Energies》
核心指標:SCI 收錄,影響因子 3.2,中科院 4 區,年發文量超 6000 篇,常年處于高位,審稿效率穩定;
收錄范圍:覆蓋能源領域全鏈條研究,包括能源與環境可持續轉型、能源存儲技術(如電池、儲氫材料)、建筑能源優化、電氣工程(如智能電網)、傳統與可再生能源來源(如太陽能、風能、化石能源清潔利用)、能源經濟政策(如能源定價、低碳政策)及工業能源高效利用等方向;
稿件類型:接收綜述論文、常規研究論文與短篇通訊,既能發表系統性研究成果,也能快速呈現階段性創新(如小試實驗進展、技術優化方案),適配不同研究階段的成果輸出需求。
2.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核心指標:SCI 收錄,影響因子 8.3,中科院 2 區,年發文量超 4000 篇,是氫能領域發文規模領先的期刊,審稿周期可控;
收錄范圍:聚焦氫能及氫載體全領域研究,具體包括氫能生產(如電解水制氫、光催化制氫)、存儲(如高壓儲氫、固態儲氫材料)、傳輸(如氫能管道、運輸設備)、利用(如氫燃料電池、氫能發電),同時涵蓋支撐技術(如氫能系統控制)、環境影響評估(如氫能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經濟分析(如氫能成本優化)及國際合作相關研究,也接收氨、甲烷、醇類等氫載體的能量轉換方式與多領域應用(如交通、工業供熱)論文;
領域適配性:是氫能領域研究者的核心投稿選擇,尤其適合聚焦“氫載體開發”“氫能應用場景拓展”的研究成果。
3. 《Energy》
核心指標:SCI 收錄,影響因子 9.4,中科院 1 區,年發文量超 4000 篇,為能源領域公認的旗艦期刊,發文量穩定且審稿流程規范高效;
收錄范圍:以能源工程與基礎研究為核心,重點收錄機械工程(如能源裝備設計、動力系統優化)、熱科學(如傳熱傳質、熱力學循環)領域的創新成果,同時接收節能技術(如工業余熱回收、建筑保溫材料)、可再生能源(如光伏效率提升、風電葉片設計)及傳統能源清潔化(如煤炭高效燃燒、油氣田低碳開發)等相關主題論文;
學術價值:作為 1 區頂刊,發表成果在職稱評審、項目申報中認可度高,適合投稿具有較高創新性的系統性研究(如新技術原理驗證、大型實驗平臺數據)。
4. 《Fuel》
核心指標:SCI 收錄,影響因子 7.5,中科院 2 區,年發文量超 3000 篇,初審周期僅約 5 天,審稿效率突出,發文量充足;
收錄范圍:覆蓋燃料科學與能源技術全領域,包括燃料電池(如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傳統燃料(如焦炭、煤炭、石油衍生品)、新型燃料(如生物燃料、合成燃料)的制備與性能優化,同時涉及能源材料進展(如催化劑、電極材料)、新燃料排放控制技術(如脫硝、脫硫)及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等方向,也接收燃料使用過程中的環境影響評估(如污染物遷移、碳排放核算)論文;
優勢特點:收稿范圍寬泛,既能發表燃料制備與應用的技術類成果,也能收錄環境關聯的交叉研究,適配能源 - 環境交叉領域研究者投稿。
無論是評職稱、畢業還是學術提升,選對期刊事半功倍!如需更詳細的期刊列表、投稿模板或個性化指導,歡迎聯系本站的學術顧問老師,助你輕松攻克論文發表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