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 要: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雖然是經濟類專業,但應用性強,需要更多的實踐課程作為教學內容,并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操作能力,可見,實踐是發展國貿專業的根本路徑。目前,很多民辦高校也創辦了這個專業,但總體還是偏理論,實踐課程比較落后,這與民辦高校實
摘 要: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雖然是經濟類專業,但應用性強,需要更多的實踐課程作為教學內容,并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操作能力,可見,實踐是發展國貿專業的根本路徑。目前,很多民辦高校也創辦了這個專業,但總體還是偏理論,實踐課程比較落后,這與民辦高校實訓基地建設不足,實訓師資學法,教學理念還未轉變有直接關系。為此,文章分析了現代民辦高校國貿專業實踐課程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了具體的解決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實踐教學 國貿專業 民辦高校
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改變了經濟格局,中國躋身成為世界重要經濟體,對世界經濟帶來了極其重要的影響。在這樣的環境下,國貿專業也建設起來,各大高校為了培養出適應中國經濟建設的國際貿易人才,在該專業上積極做出改革和創新。目前,國際經濟貿易對人才的需求量大,切對人才綜合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
從目前民辦高校對國貿專業的教學程度來看,雖然聘請了一些行業內專家,但總體上還是偏理論,實踐課程較少,這無疑是不利于畢業生就業的。民辦高校的社會影響力主要看就業情況,為此,必須做出教學改革,加強國貿專業的實踐教學,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1 民辦高校國貿專業實踐教學的現狀
1.1 理論教學環節與實踐教學環節相分離
教學內容上的融合不夠。民辦高校普遍存在的問題是理論和實踐被迫分離,理論老師講理論,實踐老師講實踐,導致二者分離,缺少在教學層面的溝通。此外,理論課和實踐課的教學進度不同,很多理論老師講完課了,實踐課程還在進行,理論老師和實踐老師彼此對課程的了解不足,導致實踐課程內容無法跟進理論課程,也無法及時對實踐課程做出調整,學生學起來云里霧里,不利于實操水平的提高。
1.2 民辦高校國貿專業實訓基地落后
首先是民辦高校的國貿專業教材中關于實訓的內容太少,導致大家都忽視了實踐訓練的重要性,對于實訓基地、實訓師資的建設就更是落后了。例如,課程中很少提及單證方面的實訓,但這個環節的內容尤為重要,卻在教學中顯得格外薄弱,更沒有單證方面的實訓場地。國貿專業的學生在考證時(如報關員證、跟單員證)這些是非常最要的知識點,且對以后的就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3 各門課程相互獨立,不成體系
案例教學是理論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方式,通過案例教學,可以讓學生更快地掌握到如何處理企業對外貿易中的各種問題。此外,通過案例,讓學生組成小組分別討論,探究,有利于提升他們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同時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提升學習興趣。但在實際教學中,很多專業課老師只是簡單地按照課本內容進行授課,也是從自己的角度去設計案例教學,忽視了學生的需求和主體性,導致學生并沒有真正參與案例教學,課程的案例相互獨立、不成體系,使得各門學科之間未能實現良好的融合。
2 提高民辦高校國貿專業實踐教學效果的對策
2.1 重視實踐教學,加大實踐教學投入
民辦高校必須重視國家經濟建設的需求,重建國貿專業課程結構,增加實踐課程的比重。例如,可以增加國際貿易實務、國際結算、單證、報關等實踐性較強的課程,這些課程至少要有整改課時的2/3。對于具備實驗場地的學校,要延長場地的開放時間,沒有場地的學校,積極建設。鼓勵老師在課程內容之外,多設計一些實用性的實踐課程,以提高專業教師開展實踐教學的積極性,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實操能力。
2.2 多渠道緩解資金壓力,加強實踐教學基地建設
加強校內實訓室的建設,加大投入優化和完善實訓室的硬件和軟件設備,注重設備質量,及時更新軟件信息,幫助學生第一時間了解行業發展和技術應用。
院校合作的長遠發展之路。學校要積極建設校外實訓基地,與企業達成協議,建設長期穩定的實習基地。院校合作是符合現代社會效益的共贏機制,通過院校合作,學?梢约皶r了解到企業的用人需求,企業的難處和發展目標,在為企業提供支持的同時,可以針對性教學,優化課程內容和課程安排,按照企業的用人需求,實現訂單培養,為企業提供優秀的、專業的、符合企業需求的人才,同時解決就業問題。而企業在學校需要的情況下,也可以提供技術支持,派遣優秀管理者赴學校開展講座或參與實踐教學。
2.3 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
學校除了具備完善的教學設施、實訓場地外,師資力量也是決定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為此,民辦高校應培養出能夠從事實踐教學和外貿理論知識水平較高的“雙師型”教師。學?梢詮墓芾砣胧郑C布教室激勵機制,鼓勵老師參加雙師培養,并給予一定的補貼和獎勵,還可以改革考核制度,綜合考核老師的理論與實踐水平,鼓勵大家多方位提升。學校要懂得走出去,鼓勵學校老師到企業掛職鍛煉,同時還要請進來,從企業聘請一些優秀的專業人才到學校做兼職教師,指導實踐教學,共謀發展與進步。
2.4 專業教師協調聯動,統一制定教學案例
專業課程的教學案例是幫助學生提升知識理解程度的關鍵,在教學過程中也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和各課程老師一起合作,開發出屬于學生,適合學生的案例教學,在課本知識之外得到延伸。為此,我建議,作為一個專業組的老師,可以坐在一起,相互溝通,共同商討,以完整、系統的進出口業務程序流程為依據,創新制作一套專屬案例。這一套案例可以放在校園網中,學生除了在課堂教學中學習外,還能到校園網中自主學習。案例是以理論教學為基礎,為了保障理論和實踐教學的統一,需要老師從整體上把握理論知識的重難點,并將之與實際生產聯系起來,案例教學的效果自然會大大提升。
另外,建議強化校企合作,組織學生到學校駐地的外貿企業進行業務參觀和考察,結合企業生產案例進行現場教學,增強案例教學的實踐性、可見性,強化各門專業課程理論知識與實際生產過程之間的聯系。
3 結語
世界經濟格局的改變,促進企業不斷提升自我,爭取與世界接軌,為此,企業對于國際化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也在不斷提高。高校作為人才輸出的主要陣地,應積極摸索全新的課程教學模式,建設與企業相連的合作辦學、院校合作機制。以此為基礎,加強國際貿易人才的實踐操作能力培養,并加強人才的創新能力開發和培養,為培養綜合型國際貿易經濟人才做出努力。
參考文獻
[1] 吳海兵,李丹.地方高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實踐環節教學的困難與對策[J].湘南學院學報,2010,31(6):91- 94,98.
[2] 鄭秀梅.基于CDIO理念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建設[J].對外經貿,2012(5):128-130.
[3] 盛志君,趙明,張肖.普通高校國際貿易應用型人 才培養的實踐教學研究[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4(8):126-128.
[4] 孫艷,王芬.地方院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實踐教學課程體系研究[J].湖北文理學院學報,2013,34(8):81-83.
《民辦高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探討》來源:《科技資訊》2018年10期,作者:師超;景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