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7-30所屬分類:免費文獻瀏覽:1次
摘 要: 中國電業
《淺談強化監督保障發電企業高質量發展》論文發表期刊:《中國電業》;發表周期:2021年03期
《淺談強化監督保障發電企業高質量發展》論文作者信息:徐靜 胡麗燕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指出,要"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加強政治監督,強化對公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監督是權力正確運行的保證,是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有效運轉的重要支撐,在管黨治黨中居于基礎性、保障性地位。皖能合肥發電有限公司(簡稱公司)積極在如何強化發電企業監督上進行探索和實踐,構建符合公司實際的監督體系,健全完善制度機制,推動監督工作規范有效運行以求真務實精神全面推進依規依紀依法治企,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
完善制度機制
深植監督“根子”
完善監督制度、健全監督體系,是從根本上、長效性解決監督實效問題的關鍵,是強化權力制約、奪取反腐敗斗爭勝利的必由之路,需要長期堅持、不斷鞏固、深化發展。
一是強化制度建設。強化制度建設是提高紀檢工作的制度化、科學化、規范化水平的基礎,按照“全面梳理、系統規劃、統籌推進、持續完善”工作思路,2020年公司紀委對公司黨風廉政建設及紀檢監察方面制度進行了全面梳理排查,并結合黨風廉政建設新要求和紀檢監察職能轉變、上級公司相關制度規定、巡視巡察和日常監督發現的問題以及公司實際情況進行修訂。
二是構建大監督格局。面對“疫 情”影響,公司紀檢監察工作緊盯關鍵點,抓細日常監督,在公司液氨改造等重大資投項目建設監督、公司修理費使用情況的核查、節日公務車輛封車檢查情況公示、季度招待費使用情況檢查等系列監督管理過程中,注重監督檢查體系和監督約束機制的建立,深化公司管理制度的完善和部門協作機制的確立,實現從“單打獨斗”到“攥指成拳"的轉變。探索建立監督委員會,整合紀檢監督、審計監督、人資監督、民主監督和輿論監督,著力拓寬監督的“深度"和"廣度”。制定《監督委員會工作實施辦法》,進一步將“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紀委組織協調、職能部門各負其責、職工群眾廣泛參與"的大監督格局深化做實。突出政治監督
夯實監督“里子”
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要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強調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
全面加強黨的各方面建設。加強政治監督,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是紀檢監察部門擔負的重大政治責任。
一是明確政治監督內涵。政治監督的根本目的是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首要任務是“兩個維護”,要通過強有力的政治監督,堅定維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動黨中央和上級重大 決策部署落實見效,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推進。
二是落實政治監督要求。深化運用“三查三問”機制,落實《安徽省紀委監委關于開展具體化常態化政治監督的指導意見》,切實做到“四加強兩督促",堅持把貫徹落實上級各項決策部署作為重大政治責任,結合警示教育工作,大力推進政治監督。
三是細化政治監督方案。制定政治監督檢查工作方案,聚焦靶心、精準施治,對公司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意識形態工作,公司遵守黨紀黨規、“穩增長、補虧欠”工作措施執行情況,公司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開展疫情防控、污染防治、制度建設等工作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將政治監督與公司實現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統籌兩手抓、奪取雙勝利等工作結合起來來,一并推進、同向發力。
做實日常監督
廣布監督“網子”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明確提出,要做深日常監督,推動監督下沉、監督落地、監督于問題未發之時。公司紀委在鞏固現有行之有效經驗做法的基礎上.在監督形式上謀創新,增強戰斗力。
一是盯好關鍵節點。公司緊盯法 定傳統節假日這一重要時間節點,通過發送提醒短信、推送廉文、發布典型案例警示等形式,做好廉潔預警工作,并 在節日前后利用明察暗訪、隨機抽查等 方式,糾查節日期間的不正之風、日常工作中的不良之氣。
二是抓好重點內容。結合企業廉潔風險點多面廣的特點,圍繞重點領域、中心重點工作、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情況開展監督。每月對招標物資采購情況,每季度對公司零星工程驗收、落實首問負責制及限時辦結制、項目規范性管理情況,每半年對辦公費使用合規性、薪酬二級分配執行情況進行再監督檢查,不定期開展疫情防控、職工勞動紀律的再監督檢查。
三是用好監督抓手。為抓好作風建設,規范職工行為,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公司出臺《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明確首問負責制原則、首問責任人和責任部門責任,對限時辦結提出具體要求。并以此為重要抓手,強化日常作風督查,查找各單位、干部職工在履行本職工作和責任擔當上存在的問題。
四是做好質效提升。公司堅持以嚴肅的監督執紀維護制度剛性,牢固樹立作風建設的理念,從暴露的業務表面問題中,查擺"多推虛浮"、慢作為等作風隱形問題,對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典型問題在全公司范圍內予以通報,向“軟弱渙散"和“慵懶散慢"用"猛藥”、出“重拳",有力防止公司決策執行變形走樣。部分單位工作作風不實問題得到有效扭轉,職工工作執行力與工作效率進一步提高。
促進經營融合
延展監督“面子”
圍繞企業安全生產、經營管理和改革發展,牢固樹立大局意識、融入意識、服務意識、護航意識和監督意識,為企業生產經營健康有序發展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
一是結合實際,精準定位。結合公司生產經營特點,認真查找好公司重點部門和崗位存在的管理薄弱漏洞,創新出臺《監督管理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實施辦法》,將生產系統難點重點項目、資金管理、市場營銷、招投標工作、安全生產、物資管理、零星工程、干部選拔任用、人力資源、三公經費管理等公司黨風廉政建設重點工作環節列入監督檢查內容,明確監督路徑、監督檢查內容、監督檢查周期,進一步落實“管理提升"
要求,將監督管理與生產經營工作深度融合,著力構建權責清晰、流程規范、風險明確、措施有力、核查及時的廉潔風險防控機制。
二是從嚴管理,把握重點。從促進監督管理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上發力,公司紀委堅決落實公司黨委關于"堅持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統籌兩手抓、奪取雙勝利"工作要求,將公司生產經營工作分類排查,結合公司下發的“穩增長、補虧欠"工作方案,對接制定了公司疫情防控、機組安全運行、推進項目建設、爭取電量計劃、優化發電策略、開發熱力市場、加強燃料管理、降低供電煤耗、壓控成本費用、調整粉煤灰銷售策略、爭取優惠政策、加強制度建設等十二項監督事項,形成《公司“穩增長、補虧欠"
工作監督實施方案》,跟蹤實施進展,查找存在問題,督促轉變工作作風、提升履職能力和工作效率,通過專項精準監督,有效促進監督管理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