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所屬分類:醫學職稱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 醫院感染管理是提高醫療質量、保證醫療安全的核心內容之一。急診重癥監護室是醫院感染監測的重點科室。通過對急診重癥監護室的醫院感染管理的實踐說明,將各項感染管理制度、措施落實到實處并持續改進,是有效控制醫院感染的保障。 急診重癥監護室
【摘要】 醫院感染管理是提高醫療質量、保證醫療安全的核心內容之一。急診重癥監護室是醫院感染監測的重點科室。通過對急診重癥監護室的醫院感染管理的實踐說明,將各項感染管理制度、措施落實到實處并持續改進,是有效控制醫院感染的保障。 急診重癥監護室是醫院感染的高危場所,加之患者多為病情危重,機體抵抗力差和侵入性操作多等因素,從而增大了院內感染的的危險性,只有按照醫院感染的要求,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對患者實行全程監護,通過加強院內感染控制的管理、加強手衛生管理、護理用品嚴格消毒和做好生物監測等綜合管理,才能使危重病人的醫院感染率控制在較低水平。
【關鍵詞】 急診重癥監護室 ; 院內感染 ; 預防措施
我院急診重癥監護室是綜合性ICU,對各種急,危,重癥病人集中加強監護,治療和護理的專科病房單元。24小時由醫護人員完成全程治療及護理,無家屬陪護。因其收治患者病情危重、免疫功能低下及侵入性檢查多等原因,是醫院內獲得性感染的高危場所,且明顯高于普通病房,而獲得性感染病原菌變遷及細菌耐藥性變化也越來越突出。如果出現院內感染,將危及患者生命,延長住院時間,加重家屬經濟負擔,影響醫院的社會形象,對患者,家屬,社會都造成危害。隨著對醫院院內感染研究的不斷深入,院內感染控制已經引起了廣大醫務工作者的重視[1]。因此,加強院內感染控制,采用適當的措施非常重要。現將我院急診重癥監護室采取的院內感染預防措施介紹如下:
1 醫務人員要樹立預防意識
醫務人員要認真學習,嚴格執行醫院各項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自覺樹立預防醫院感染的意識。只有充分意識到醫院感染的危害性,才能樹立醫院感染的預防意識。加強醫護工作人員的培訓、考核,強化院感意識, 養成自覺遵守的習慣。
2 急診重癥監護室實行分區,合理布局
2.1 醫療區
包括普通病室,隔離病室,一般治療室,無菌治療室。
2.2 輔助區
包括清洗、消毒間,風淋間,更衣室,休息室。
3 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
3.1 空氣,環境的消毒滅菌 急診重癥監護室應當保持空氣清新與流通,每日通風不少于2次,每次15-30min,維持室溫22-25℃,濕度50-60%。并且病室空氣由循環紫外線動態消毒,每日3次,每次1小時。隔離病房的終末消毒是使用乳酸加熱熏蒸消毒法。每月對空氣、物體表面、消毒液進行細菌監測,要求空氣≤200 cfu/m3物體表面≤5 cfu/m3 , 消毒液≤5 cfu/ml[2]。對異常結果,要尋找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3.2 物品、設備的消毒滅菌 患者的病員服和床單位每天更換、清洗、消毒,污染后及時更換。每日兩次使用500 mg/L有效含氯消毒液擦拭地面、桌面、床單元及床頭桌。
心電監護儀,呼吸機,電源線等患者使用儀器均要每日三次(即每班一次)用75%酒精擦拭儀器表面。呼吸機濕化瓶,氧氣濕化瓶,吸痰瓶,每日更換清洗,消毒,采用蒸餾水[3]。聽診器采用一床一人一用,每日更換消毒。袖帶一人一用,長期住院患者每周更換。
3.3 醫療廢物及排泄物的管理 嚴格按《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區分醫療垃圾與生活垃圾,醫療垃圾分類處置放在專用黃袋中,感染性患者所使用的敷料,一次性物品等放入專用紅袋中,每日由專人定時送醫療廢物暫存處集中轉運。所有垃圾桶每周用0.05%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鐘。特殊感染患者的排泄物要用高效含氯消毒劑浸泡0.5h后統一處理。
3.4 探視制度的限制 嚴格限制非工作人員的進出。每日下午4點到4點30分半個小時為探視時間,家屬限制一人輪流探視,探視時需更換專用一次性隔離衣,帶隔離帽,口罩,鞋套。
4 醫護人員的管理
4.1 醫護人員進入醫療區要更換工作服及專用拖鞋,洗手,帶口罩帽子, 取下一切飾物,嚴格遵守無菌技術操作規程。工作服加強更換及清洗次數,如遇病人血液及分泌物污染時應及時更換,每班結束時清洗拖鞋。
4.2 醫護人員的手是醫院感染重要的傳播途徑。洗手是預防院感最簡單、最有效的措施。醫護人員接觸每個危重患者前后須嚴格洗手。每個床單元均備有快速免洗消毒劑以應急需。嚴格無菌操作,防止院內感染發生。每月手培養細菌菌落總數要求≤10cfu/cm2[4]。
4.3 牢固樹立無菌觀念,無菌與非無菌物品嚴格分開。各種消毒、滅菌物品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一滅菌,每個床單元設有便攜式銳器盒, 工作人員能及時將銳器放入, 避免針刺傷及交叉感染的發生。
5 加強危重患者基礎護理
5.1 皮膚、口腔護理 加強晨晚間護理,及排泄護理。保持床單元清潔干燥,定時翻身,更換袖帶及血氧飽和度探頭的位置,防止皮膚破損引起感染[5]。每日兩次清洗口腔,加強氣管插管患者的護理,每次更換并清洗固定帶。
5.2 其他護理 留置尿管患者每日用洗必泰清潔尿道口兩次; 特殊患者根據醫囑進行護理。對于侵入性操作嚴格按規范進行, 嚴格無菌技術操作, 減少感染機會。吸痰管一人一用一棄, 呼吸機管道每周更換一次, 避免交叉感染。可復用管道要嚴格消毒滅菌處理。
相關知識推薦:副主任醫師論文幾年有效
6 做好生物學監測
6.1 每季度對病房空氣、消毒滅菌液、物表、手樣、消毒滅菌物品進行監測, 如不合格, 積極查找原因, 采取措施, 直到合格為止。
6.2 根據需要對患者痰液等進行培養,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有效措施;發生個例院內感染時相對隔離,用物專人專用,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并及時上報相關部門,避免感染范圍擴大。同時做好記錄用于備查及分析改進[6]。
綜上所述,醫院感染管理是提高醫療質量、保證醫療安全的核心內容之一。急診重癥監護室是醫院感染監測的重點科室。通過對急診重癥監護室的醫院感染管理的實踐說明,將各項感染管理制度、措施落實到實處并持續改進,是有效控制醫院感染的保障。——論文作者:李婭斐 , 韓曉東 , 何志鵬 , 孫蕾 ,田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