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有色金屬礦物中硫資源的回收及綜合利用分析
發布時間:所屬分類:管理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針對在有色金屬礦物中大量富含的硫資源,對硫資源的回收與綜合利用技術進行深入分析,提出不同技術的原理和特點,為采取有效技術措施,保證資源回收和利用率提供可靠參考依據。 關鍵詞:有色金屬礦物;硫資源回收;硫資源利用 在有色金屬礦物中,含有大
摘要:針對在有色金屬礦物中大量富含的硫資源,對硫資源的回收與綜合利用技術進行深入分析,提出不同技術的原理和特點,為采取有效技術措施,保證資源回收和利用率提供可靠參考依據。
關鍵詞:有色金屬礦物;硫資源回收;硫資源利用
在有色金屬礦物中,含有大量硫資源,若能對這部分硫資源進行回收利用,則能創造出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但這需要采取合理可行的技術方法。因此,有必要分析并掌握不同的回收和利用技術。
1.二氧化硫煙氣處理與資源化
1.1石灰石或石灰與石膏法
該方法是現在世界范圍內最常用和成熟的方法,主要具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具有較高的脫硫效率,當裝置的鈣、硫之比為1時,其脫硫效率可以達到90%以上;第二,具有較高的吸收劑實際利用率,一般情況下可以達到90%以上;第三,設備具有較高的運轉率,一般情況下可以達到90%以上。截至目前,這一方法已經有超過30年的經驗,其主要副產物——石膏能實現回收與二次利用[1]。
1.2海水吸收
該方法主要將海水作為脫硫劑,對二氧化硫氣體進行吸收。其工藝與流程都較為簡單,由曝氣池與吸收塔構成。首先,煙氣于吸收塔中和海水發生反應,再于曝氣池內將海水恢復。不需要對脫硫劑進行制備與添加,具有很高的可靠性,且不會產生廢料與廢水,不僅投資較少,而且脫硫率很高。該方法工藝過程包括:海水輸送、煙氣輸送、煙氣吸收與海水恢復。目前該方法正受到很多國家重視,并正式用于二氧化硫的回收及資源化處理。
1.3再生吸收
該方法是指對二氧化硫進行吸收后,對吸收液進行再生,然后進行循環使用,通過再生產生的二氧化硫,可通過加工制備液態的硫酸、二氧化硫及硫磺。此外,該方法能在對二氧化硫進行有效治理的基礎上,實現資源的回收和再利用,表現出良好應用及發展前景。
(1)亞硫酸鈉法
該方法是指將亞硫酸鈉作為吸收劑,與二氧化硫發生化學吸附反應,亞硫酸鈉、二氧化硫與水反應后會生成亞硫酸氫鈉。該方法的脫硫率為98%以上。
(2)堿式硫酸鋁法
該方法是指將鋁屑溶解至硫酸當中,制備硫酸鋁,對二氧化硫進行吸收,同時通過回收和制造得到含硫產品。用硫酸鋁對二氧化硫進行吸收以后,可生成絡合物,伴隨氧化鋁不斷消耗,溶液的吸收能力明顯下降,此時可利用空氣進行氧化,同時添加石灰石粉末來中和,實現對氧化鋁的再生[2]。
(3)檸檬酸鹽法
該方法的原理為檸檬酸鹽和氫離子相結合制得緩沖溶液,將氫離子的濃度控制在允許范圍內,以此提高二氧化硫溶解力,一般情況下二氧化硫脫除率能達到95%。
1.4旋轉噴霧法
該方法將氧化鈣漿液作為吸收劑,充分了利用噴霧干燥基本原理,使吸收劑以霧狀進入到吸收塔中,和二氧化硫發生反應,將二氧化硫去除,該方法的脫硫率為80%~85%。與以上濕法相比,該方法的設備較為簡單,且投資少,沒有廢水產生與排放,然而,如果控制不好,將使固態物沉積于吸收塔的塔壁,使噴嘴被堵塞,影響正常處理。
1.5循環流化床法
該方法是一項具有獨立產權的新型技術,將石灰漿作為反應的脫硫劑,煙氣由循環流化床的底部不斷進入至反應塔,和石灰漿發生脫硫反應,從而將二氧化硫去除干凈。再對煙氣和脫硫劑進行分離,最后通過除塵使煙氣排入到大氣當中,反應過程中,能對脫硫劑進行循環使用。該方法主要具有以下特點和優勢:第一,具有很高的脫硫效率;第二,具有良好的經濟性能,且能對脫硫劑進行循環使用。
1.6荷電干式噴射脫硫
該方法的核心為吸收劑以較高的速度通過充電區,以此獲取較強負電荷,然后將其噴射至煙氣流當中,通過擴散變成懸濁狀態。此時,吸收劑粒子將完全暴露,和二氧化硫充分接觸和反應,并因粒子表面存在電暈,所以能提高活性,有效縮短反應的總時間,保證脫硫效率,一般情況下脫硫率能達到70%以上[3]。
1.7等離子體法
該方法借助高能電子對氧氣、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水分子進行激活與電離,由此產生一系列活性粒子,因這些粒子具有強氧化性,所以能使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發生氧化反應,此時再注入氨,能生成硝銨化肥與硫胺。以高能電子來源為依據,可將該方法分成以下幾種:
(1)電子束法
這是一種不會產生污染,而且可以對資源進行綜合利用的技術,主要具有以下特點:第一,工藝較為簡單,能在高效脫硫的同時實現脫氮;第二,脫硫時不會產生廢水,所以不涉及廢水處理;第三,其反應的副產品主要是硝酸銨與硫酸銨,這兩個副產品都能用于化肥的生產;第四,完成處理后可對煙氣進行直接排放;第五,前期投資與運行的費用都較低。
(2)脈沖電暈法
該方法是以電子束法為基礎通過不斷發展得出的,均利用高能電子來脫除二氧化硫。它的作用機理為采用脈沖高壓電源產生等離子體與高能電子,對氧氣與水進行電力和裂解,生成具有氧化性的活性粒子,這些粒子和二氧化硫經過反應后會生成大量三氧化硫,同時和水發生反應,最終生成硫酸。此時,添加氨以后,還能生成硫酸銨,采用收集器進行收集后可用于化肥的生產。因該方法僅需對電子的溫度進行提高,無需調整離子溫度,所以能量效率高于電子束法。這一反應在常規的反應器當中即可實現,無需配置電子加速裝置,前期投資只有電子書法的一半左右。
2.硫資源的綜合利用
我國的硫資源較為匱乏,天然硫磺的實際產量較少,通過回收得到的硫,其數量可以達到總產量50%,硫產品在很多行業都有重要作用,其產值可以達到硫磺很多倍。基于此,需要以產物特征為依據,結合市場對產品提出的需求,積極開發出新型產品,特別是能需求量不斷增加的新產品[4]。
就硫磺而言,可生產制造出多種產品,主要包括下列幾種:
(1)硫化物,包括金屬硫化物與多硫化物。
(2)二硫化碳,由硫與碳生產制備出硫化碳以后進行硫脲的生產,然后進行代森系列與有機劑類產品的生產。
(3)硫氰酸,由硫生產制備出硫氰酸以后,對硫氰酸酯與硫氰酸鹽進行生產制備。
(4)生產硫化燃料。
(5)由硫和黃磷生產五硫化二磷,然后用于農藥、潤滑油等的生產制備。
(6)三氯硫磷,它是有機農藥的重要原材料。
(7)鹵化硫,包括氯化亞砜、六氟化硫及二氯化硫與其衍生物。
(8)硫化氫,它在硫脲生產、硫醚生產、硫醇生產和金屬硫化物的生產中有重要作用。
(9)硫磺精制品,如不溶性的硫磺和熒光級硫磺。
充分利用硫資源對硫化工產品進行開發加工,能獲得很好的經濟與社會效益,然而,在硫資源實際利用過程中,需要注意下列幾點:第一,必須從長遠角度發出,不僅要滿足社會經濟效益要求,而且還要注重環境效益,防止產生二次污染;第二,必須從產品原材料、運輸及品種等角度出發,以實際情況為依據,做好產品開發。
相關期刊推薦:《
世界有色金屬》(月刊)創刊于1986年,由有色金屬技術經濟研究院主辦。是有色金屬工業刊物。旨在提供涉及有色金屬工業所有領域的綜合性、倡議性和消息性的技術、經濟情報,以促進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的發展。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技術裝備不斷更新發展的局勢下,可用于回收和利用有色金屬礦物中硫資源的技術越來越多,不同技術運用不同原理和機理,而且也具有不同的性質、特點及適用范圍,在實際情況中,需要根據具體要求,采取合理可行的技術工藝,并重視并做好硫資源綜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