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所屬分類:教育職稱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在現在體育教學管理建設中的新科技應用模式有哪些呢,應該如何來加強對體育教學的管理呢?新的條例對教學發展有什么影響及意義呢?文章選自: 《體育研究與教育》 ,《體育研究與教育》(原: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雙月刊)創刊于1986年,由山西師大體育學院主
在現在體育教學管理建設中的新科技應用模式有哪些呢,應該如何來加強對體育教學的管理呢?新的條例對教學發展有什么影響及意義呢?文章選自:《體育研究與教育》,《體育研究與教育》(原: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雙月刊)創刊于1986年,由山西師大體育學院主辦。主要欄目有:體育人文社會科學、體育教學與訓練、運動人體科學、民族傳統體育學、中小學體育教學、高校體育教學與評價等。其中,尤為注重山西地方民族體育的研究。讀者主要面向全國各級學校體育教師、體育工作者、體育科研人員等。本刊優先發表具有較高學術價值和理論創新的科研成果,熱忱歡迎校內外學者踴躍投稿。
摘要:通過幾年的實踐努力,我認為在新課改的環境下所提出的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不僅適應于語文、數學等文化科,在體育課中同樣能取得良好的成效。因為它確定了學生在體育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充分體現了體育教學的最終目的乃是促進學生作為人的全面發展的思想(以學生為本的思想)以及教師與學生(包括學生與學生)之間在教學活動中真誠合作的思想,完整地體現了素質教育觀下體育教學各個要素的基本要求。它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而且不斷提高體育課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關鍵詞:體育教學,教學管理,體育職稱論文
1 讓學生明確每節課的學習目標,并努力創造條件,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充分展示自我
首先,我在每次上課之前,都要引導學生先明確在本節課中“我想學到什么”、“我應學到什么”、達到“何種程度”,這樣便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欲望和渴求解決問題的迫切心理。讓學生在“我要學習”意識的強烈驅動下自覺地參與到學習情境中去。
其次,再給學生創造有利條件,讓學生充分展示自我,促使學生主動展示自我,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例如,每節課的準備活動,教師給學生創造條件,讓每個學生輪流來組織準備活動,并提出相關要求。為了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學生就會利用各種學習手段及途徑主動獲得知識,如利用電腦、圖書資料等,這能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與此同時,教師應改變自身的教學手段。如應用多媒體給學生演示技術動作、快速顯示問題、讓學生明確探究的思路與方法、養成探究的習慣等。
2 針對學生生理、心理特點,合理安排分組,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
小學低年級性別差異不明顯,分組合作形式多種多樣,容易產生合作的效果。而高年級的學生則有明顯的性別差異,應用友伴分組、同級競爭的組合方式。所以,我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征和技能儲備狀況,合理的安排合作學習形式與方法,提高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在教學過程中,我改變以前教師講、學生練得教學模式,充分利用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來使學生成為合作伙伴、相互促進。在教學中,我引進競爭情境,對學生充分信任,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在課堂上敢于發表意見、看法,敢于提出問題。我尊重學生的人格,引導他們質疑、解疑,形成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寬松和諧的教學環境。例如,讓學生自己設計一個游戲,并進行展示,然后請學生提出對這個游戲的看法,包括優點和不足之處,再讓學生進行互評,這有利于學生共同提高。引進競爭情境,促進創新思維的發展,這些活動對學生都具有吸引力。好奇是一種動力,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發展處于半成熟半幼稚的狀態,這個階段的學生具有近景性、直接性的學習動機,他們具有好勝心強、喜歡競爭的性格特征。這些特征可以轉化為學生探究的動機,所以我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挖掘教材的新奇因素,創造情境,變換形式。例如,上耐久跑課時,利用學校校園開展定向運動,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共同協作,互相幫助,看哪個小組最先獲勝;又如,技巧練習時,從準備活動——入場——練習——學生互評——自我展示,整個練習過程都由學生主持,學生相互做裁判、打分、評價,通過實踐激發學生探究的內驅力。另外,我對學生的每一次探究都應給予表揚和鼓勵,使學生能夠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生的學習樂趣和探究的信心。
3 引導學生大膽發現,積極探究創新
要想讓學生進行探究創新,就離不開給學生提出有思考性的問題,因此每節課我都提出幾個問題讓學生主動思考,或作為家庭作業。例如,正面原地雙手拋實心球教學中,教師提出“怎樣才能把實心球投得遠”這一問題。學生通過練習、討論得出答案,教師進一步向學生提問“取決實心球遠近的因素是什么?”再通過學生的練習、討論得出答案。整堂課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也通過親身體驗體現自我,感知學習與認知過程。每節課都提出問題或設疑,會給學生后來的自主探究打下良好的基礎。要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其重要一點必須鼓勵、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去動手、去實踐,尋求問題的答案。體育項目不僅需要技術和體力,還需要智力與之結合,需要通過學生動腦、動手來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通過實踐展示學生的探究成果。
實踐證明,自主探究,合作練習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習慣,并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從我,F在體育課堂上學生的表現足以證明這點,現在的體育課上,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愛上了生動活潑的體育課,過去那種在體育課上有同學偷偷溜回教室看書的現象再也看不到了,相反,他們每周都在盼望著體育課早點到來,體育課已真正讓學生從過去的“要我上”變成了“我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