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所屬分類:醫學職稱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目的:對于胎兒宮內缺氧以及新生兒窒息按照胎心監護診斷以及B超聯合進行診斷的具體效果進行分析。方法:本研究共計納入疑似存在有胎兒宮內缺氧以及新生兒窒息產婦80例,所有產婦均給與常規B超檢測,同時再給與胎心監護診斷。結果:結合分析可知,在診斷
摘要:目的:對于胎兒宮內缺氧以及新生兒窒息按照胎心監護診斷以及B超聯合進行診斷的具體效果進行分析。方法:本研究共計納入疑似存在有胎兒宮內缺氧以及新生兒窒息產婦80例,所有產婦均給與常規B超檢測,同時再給與胎心監護診斷。結果:結合分析可知,在診斷準確性以及羊水污染診斷準確率等層面,聯合診斷均具備顯著優勢,P<0.05。結論:按照胎心監護以及B超共同對胎兒宮內缺氧以及新生兒窒息癥狀進行診斷,可有效提升臨床對該部分患兒的診斷效率。
關鍵詞:B超;胎心監護;胎兒宮內缺氧;新生兒窒息
在婦產科常見病癥中,胎兒宮內缺氧以及新生兒窒息屬于較為常見病癥類型,將對胎兒以及新生兒健康造成較為嚴重影響,嚴重時更可能危及到胎兒以及新生兒生命[1]。按照B超與胎心監護相結合的方式對該部分產婦以及胎兒進行診斷已經逐步在臨床得到推行。本研究就側重對該聯合診斷方式的具體效果展開分析,具體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共計納入疑似存在有胎兒宮內缺氧以及新生兒窒息產婦80例,為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所接診,所有產婦均給與常規B超檢測,同時再給與胎心監護診斷。本組產婦年齡在25-36歲(29.08±1.39)。
1.2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先給與80例產婦按照常規B超進行診斷,對患兒臍血流情況進行測定。所選用設備為Xario型超聲診斷儀。在檢測中需要將探頭頻率設定為6MHz,同時將掃描角度調整為90度。在檢測中需指導孕婦保持平臥位,并將超聲探頭于胎兒腹部兩側對臍動脈血流情況進行評估。在檢測中,若觀察到臍動脈血流頻譜較為穩定,且存在有典型波斯型時再將圖像進行凍結。共計獲取5個左右峰谷基本一致頻譜圖。
1.3評定標準
在檢測過程中,胎兒宮內缺氧主要存在有以下四種表現:①在胎心率檢測中,其基線未達到120次/min,胎心率在160次/min以上,視為宮內缺氧;②若觀察到孕婦OCT以及LD等存在異常;③孕婦羊水污染等級表現為II級及以上;④新生兒在出生后其Apgar評分在7分以下。新生兒窒息情況則需要結合Apgar進行評估,若評分在3分以下,即視為重度窒息,若評分在4-7分間,即視為輕度窒息。
1.4觀察指標
在本次研究中需要對兩種檢測方式下,胎兒宮內缺氧發生率情況以及新生兒窒息情況等進行綜合評估。
1.5統計學方法
研究中各方面數據均借助SPSS19.0進行處理,以百分數對計數數據進行表示,以卡方檢測,P<0.05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單獨檢測與聯合檢測結果分析
結合觀察可知,本組中胎心監護以及B超檢測均表現為正常孕婦為46例,15例表現為臍血流正常,胎心異常,10例表現為胎心正常、臍血異常,其余表現為胎心監護以及B超檢測均為異常。
2.2胎兒宮內缺氧以及新生兒窒息情況分析
與臍血流正常、胎心監護正常孕婦相比,其他孕婦在新生兒情況以及羊水情況、窒息發生率層面均存在有顯著差異,P<0.05,詳見下表1。
3討論
誘發胎兒宮內缺氧的因素存在于多個層面,臨床研究已經證實,在過期妊娠、臍帶繞頸以及臍帶受壓等方面因素影響下,均可能導致該癥[2,3]。若發現不及時或者未給與及時有效處理,很容易出現胎兒神經系統出現損傷,嚴重時更可能導致胎兒圍產期死亡等情況。故此,更需要對妊娠期間胎兒健康狀況進行檢查,并及時評估胎兒是否存在有宮內缺氧癥狀。目前,臨床用于胎兒宮內缺氧的診斷方式主要存在有兩種,即對臍帶血流進行檢測以及胎心監護。臍帶屬于胎盤與胎兒進行連接的關鍵紐帶,更是胎兒與母親血液進行交換的重要通道,在臨床診斷過程中通過對臍帶血流情況進行評估,可較為直觀的對胎兒在宮腔內血液供應情況進行反應,為臨床醫師評估胎兒周圍血管循環狀態提供有效依據。
B超屬于臨床診斷孕婦胎兒發育情況最為常見檢測方式,在B超的作用下,可對胎兒臍血流情況進行直觀檢測與顯現,臨床醫師可較為直觀對胎盤宮腔內各方面情況進行評估。但結合臨床實際可知,B超檢測容易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孕婦肥胖以及臍帶所處部位較深等均有可能導致診斷結果出現偏差。
推薦閱讀:醫學影像高級職稱評審論文材料
總之,基于B超結合胎心監護在診斷胎兒宮內缺氧中的多方面優勢,值得將該診斷方案在婦產科進行推行與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