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所屬分類:醫學職稱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目的:探討不同年齡組乳腺超聲分型與乳腺癌危險因素的相關性。方法:本次研究選取2012年3月-2018年4月我方醫院健康查體的女性539例。統計各年齡組的乳腺超聲分型,并分析乳腺超聲分型與乳腺癌危險因素的相關性。結果:乳腺超聲分型在不同年齡組所占比
摘要:目的:探討不同年齡組乳腺超聲分型與乳腺癌危險因素的相關性。方法:本次研究選取2012年3月-2018年4月我方醫院健康查體的女性539例。統計各年齡組的乳腺超聲分型,并分析乳腺超聲分型與乳腺癌危險因素的相關性。結果:乳腺超聲分型在不同年齡組所占比例具有明顯差異,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乳腺超聲分型在不同年齡組所占比例具有明顯差異。年齡、心理狀況良好、情緒抑郁以及BMI與乳腺超聲分型密切相關。
關鍵詞:乳腺癌;超聲分型;應激反應;乳腺病變
臨床研究表明乳腺癌主要發生于35歲至54歲,且乳腺超聲分型與年齡關系密切相關,但不同年齡組乳腺超聲分型與乳腺癌危險因素的相關研究較少[1]。為此,本文通過隨機選取2012年3月-2018年4月不同年齡組乳腺超聲分型的539例女性作為觀察對象,探討不同年齡組乳腺超聲分型與乳腺癌危險因素的相關性,以此為臨床針對不同年齡組乳腺超聲分型女性采取風險干預措施提供依據。具體報告如下。
相關期刊推薦:《臨床超聲醫學雜志》是經國家科委批準集超聲影像診斷,治療,工程及基礎研究為一體的科技刊物。國內外公開發行,月刊。是集超聲醫學診斷、治療、工程及基礎于一體的專業性學術刊物,堅持科學性與實用性、基礎與提高相結合,以國內大、中、小型醫院,醫學院校廣大超聲醫學工作者、各科臨床醫生、超聲醫學工程技術人員為主要讀者對象
1臨床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2012年3月-2018年4月我方醫院健康查體的女性539例。539例女性家屬均知情同意,本研究獲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①無乳腺整形手術史。②女性。③臨床資料具有可追溯性。④依從性良好。⑤均行乳腺彩超檢查。⑥雙側乳腺超聲分型一致者。
排除標準:①智力障礙等不能配合調查問券填寫者。②不能配合長期隨訪者。
539例女性中年齡最小21歲,年齡最大的66歲,平均年齡(46.84±3.71)歲。其中經病理證實、超聲檢出共有3例乳腺癌患者。按調查受試者年齡進行劃分,其中<35歲者作為觀察A組,35-55歲作為觀察B組,≥55歲作為觀察C組。
1.2研究方法
確定不同年齡組女性訪談資料的完整性以及準確性。并根據乳腺癌危險影響因素確定相關查詢,遵循研究知情同意原則。訪談開始讓受訪者簽署知情協議書,了解本研究調查目的。調查過程中對受試者生活中的具體檢查經歷、工作與相應事件進行客觀性記錄。分析患者的一般資料,包括患者的具體年齡以及是否發生肥胖、乳腺疾病史、糖尿病、子宮腺肌病等,同時調查患者有無、激素替代治療史等。體質量指數(BMI)≥25kg/m2則為肥胖。
彩色超聲多普勒檢查儀器選擇飛利浦。探頭頻率為4MHz,涂抹耦合劑后檢查。直接接觸皮膚后依次進行橫向、縱向檢察雙側腋窩以及各個乳房區域。
1.3臨床觀察指標
乳腺超聲分型根據楊璐[2]研究中提出的四種類型(導管型、混合型、致密型、不均質型)進行分類。
1.4統計學處理
本課題女性研究數據均采用SPSS21.0軟件進行分析。正態計量數據用“Mean±SD”表示。非正態數據采用Median(IQR)。多因素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各年齡組的乳腺超聲分型詳細數據見表1。乳腺超聲分型在不同年齡組所占比例具有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本次研究發現乳腺超聲圖像在不同年齡段有著特異表現,這是因為年齡小于35歲的女性多為導管型乳腺,乳腺導管管徑尚未完全變細,乳腺小葉尚未消失,而隨著年齡的不斷增加,小葉周圍纖維組織也在不斷增加,使得35歲-55歲這一年齡區間致密型以及不均質型的比例逐漸升高,而隨著乳腺實質不斷減少,女性年齡在超過55歲后,乳腺實質逐漸轉變為纖維結締組織,或者被脂肪組織取代,所以不均質型以及致密型較為多見,與研究結果基本一致[3]。此外本次研究發現心理狀況(心理狀況良好、情緒抑郁)與致密型乳腺密切相關,這是因為精神因素如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可引起體內內分泌紊亂,在應激事件導致雌激素水平異常的影響下女性會出現致密型乳腺,且情緒因素可影響各個年齡段的女性人群,在持續的情緒應激影響下會加速乳腺腫瘤生長,緊張以及焦慮等負面情緒的長期影響是縮短乳腺腫瘤疾病潛伏期的重要因素[4]。此外體重過高者體內游離脂肪酸可促進雌激素分泌,進而加快上皮細胞增殖,對腫瘤細胞增生有一定影響。
綜上所述,乳腺超聲分型在不同年齡組所占比例差異具有明顯差異,年齡、心理狀況良好、情緒抑郁以及BMI與乳腺超聲分型密切相關,且其中心理應激因素以及BMI因素是影響乳腺癌危險的因素,值得臨床重視。